近年来,血小板减少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出血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大家应该提高对血小板减少的认识,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
血小板减少提示人体外周血液中的血小板含量低于正常值,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血液病之一,是出血性疾病的1/3。那么,应该如何做才能远离血小板减少呢?最少要坚持以下三点:
1、避免毒物或放射性物质的损害
接触损害造血系统毒物或放射性物质时,应加强各种防护措施,患者应尽可能减少放射诊断治疗次数,避免过多照射发生,并定期进行血象检查。
2、积极防治病毒感染
大力开展防治病毒性肝炎及其他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与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有密切关系,最常见的是肝炎病毒。因此,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治各种感染的发生。
3、合理用药
化学物质尤其是药物,是导致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最常见因素,所以必须注意合理用药。严格掌握对造血系统有损害的药物的应用指征,防止滥用对造血系统有损害的药物,同时在使用过程要定期观察血象。
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血小板的治疗效果,还能降低易患人群的发病率。适当的运动可降低出血的风险,也可减轻症状、提高运动耐量,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力。
对血液病患者而言,三分治七分防,由此可见日常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而日常生活中,还希望大家能够做好上述几点,离血小板减少症远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