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再障生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分析
更新时间:2017-11-06 11:52:39 来源:
此论文发表于国家级刊物《当代医药论丛》
马宇振(邓州市振宇医院,河南 邓州,474150)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识别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15)14-0037-02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用再障生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再障生血汤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液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再障生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再障生血汤;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效果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的血液疾病。该病的发病机制与患者的造血干细胞损害、造血微环境存在缺陷有关。近年来,临床上使用中药配合免疫抑制剂或雄激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为了探讨用再障生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我院将8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再障生血汤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液指标的变化情况。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6月间收冶的8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规定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其年龄为18--74岁,平均年龄为(45.5士15.5)岁。其病程为3个月一19个月,平均病程为(11.6士6.5)个月。在这些患者中,有骨髓增生极度减低的患者20例,有骨髓增生减低的患者50例。在这些患者中,存在肾阳虛的患者45例,存在肾阴虚的患者35例。我院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让患者口服十一酸睾酮与环孢素、注射细胞刺激因子进行治疗。十一酸睾酮的用量为: 首次服用1g,以后每次服用500mg,每月服用2次。环孢素的用量为:按每天每公斤体重6mg的剂量服用,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调整用药的剂量。细胞刺激因子的用法为:按每天2-5ug/kg的剂量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每天注射一次。同时让患者补充甲钴胺和叶酸。让患者口服肝泰乐进行保肝治疗。肝泰乐的用法为:每次服用2-4片,每天服用3次。对于发生感染的患者,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贫血较重的患者,采用红细胞悬液进行治疗。用药期间要让患者多休息,并食用富含营养的食物。
1.2.2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再障生血汤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的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再障生血汤的药物组为: 黄芪15g、太子参15g、砂仁15g、鸡血藤15g、山茱萸10g、枸杞10g、补骨脂10g、仙茅10g、丹参10g、肉苁蓉10g、仙灵脾10g、阿胶10g、当归10g、紫草10g、知母10g、仙鹤草10g、茯苓10g、白术10g、生地10g。将上述药物洗净后用清水煎煮,去渣取汁。每日早晚各服1剂。对于兼有肾阴虚的患者可在上方的基础上加入旱莲草15g、女贞子15g、地骨皮10g、龟板10g。对于兼有肾阳虚的患者可在上方的基础上加人附子6g、肉桂6g。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6个月。
1.3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按1987 年中华血液学会第四届全国再障学术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2],将治疗效果分为基本治愈、症状明显缓解、症状有所缓解和无效四个等级。(2)血液指标: 抽取患者的空腹周围静脉血2ml,待进行血清分离后将其置于-20℃的冰箱内保存。血液监测指标包括血红蛋白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使用血细胞计数仪对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 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正负标准差(x土s) 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 )表示,用X2 检验,P < 0.05 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有8 例患者基本治愈,有14 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有12 例患者症状有所缓解,有6 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有6例患者基本治愈,有9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有10 例患者症状有所缓解,有15 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组别 例数 基本治愈 症状明显缓解 症状有所缓解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0 8(20.0) 14(35.0) 12 (30.0) 6(15.0) 34(85.0) *
对照组 40 6(15.0) 9(22.5) 10(25.0) 15(37.5) 25(62.5)
注:组间比较,* 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液指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指标的比较
组别 治疗 血红蛋白(g/l) 白细胞计数(×109) 血小板计数(×109)
观察组 治疗前 43.41±15.23 2.02±0.64 37.41±10.41
n=40 治疗后 65.56±18.36*△ 4.01±0.63*△ 46.52±12.32*△
对照组 治疗前 44.43±15.21 2.04±0.56 35.54±12.69
n=40 治疗后 49.52±15.54△ 2.51±0.46△ 42.24±16.33△
注:组间比较,*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
3.讨论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血液疾病。目前,该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治疗此病存在一定的难度。近年来,中医在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中医将“再障”归属为“虚劳”、“血证”的范畴,认为该病多是由饮食、劳倦、六淫、七情等因素伤及脏腑、气血所引起的,与患者的肾、肝、脾等脏器尤其是肾脏关系密切,因此中医治疗此病多以补肾为主[3]。本研究中为观察组患者使用的再障生血汤,组方中的黄芪,善入脾经,具有补脾益气以及生血的功效。组方中的白术、太子参、茯苓、山茱萸、当归、生地黄、阿胶与黄芪配合,具有温脾益气的功效,使气血生化有源。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益气生血之功效。此外,有研究显示,再障生血汤可调节患者T淋巴细胞的比例,减少患者体内负调控因子的释放,减轻其对骨髓造血的抑制[4]。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再障生血汤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用再障生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曾英坚,愈障生血汤治疗慢性再障的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7):69-71,78.
[2]郑欣,杨桂霞,孙桂霞,等,自拟补血汤治疗慢性再障160例临床体会[J].医药前沿,2013(26):341-342.
[3]邓秀娜,田正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障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1,27(9):22.
[4]廖挺,刘则鹏,张丽娜。廖志峰应用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4,27(1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