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马某 湖北省荆门钟祥人 性别: 男 年龄:7岁
主诉:皮肤反复瘀斑一年余,再治疗
现病史:患儿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出血点及瘀斑,未在意,未行诊治,到钟祥人民医院检查血常规发现血小板极低,大致PLT5X10
9L, 住院诊治,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给予糖皮质激素应用,血小板增长不理想,随即转往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住院治疗(具体用药不祥),效果不明显,出院后到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诊治,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示: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血小板少见(1. 55枚/每油镜视野)给予升血小板胶囊及血宝胶囊口服治疗,未见明显效果,于2015年5月至7月先后多次到北京儿童医院,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 PLT41X 10
9/L,骨髓细胞检查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系统各阶段比值大致正常,部分成熟阶段细胞可见中毒颗粒;红系统增生尚可,粒红比值偏高,形态大致正常;全片共找到65个巨核细胞,血小板散在;偶见幼淋0. 5%。给子输注丙球及口服强的松,血小板最高升至54X 10
9/L,停用激素后即成持续下降,后给子槐杞黄颗粒及金薯叶止血合剂口服治疗,血小板仍持续下降,于 2015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好转出院。今为求进一步治疗 再次前来我院,门诊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收入我院。查体: T36.7°C P92次/分R22次1分 W23kg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8. 4X10
9/L RBC4. 9X 10
12/L HGB153. 0g/L PLT57X10
9/L入院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依据: 1. 血常规示血小板减少2. 全身黏膜瘀点瘀斑3.骨穿可确诊,治疗计划: 1. 以中药汤剂治疔为主促进骨髓巨核细胞再生,2. 必要时西药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初步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小性紫癜
治疗过程: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马宇振院长运用中医辩证认为本病辩证在于分清虚,以及气、血、阴、阳几个方面,应根据出血的颜色,量的多少,病程长短,起步的缓急等几个方面综合分析,认为此病前期阶段治疗以清热凉血中期阶段以益气健脾后期以血止后再澄源与复旧。使患者趋于康复,出院后并指导患者饮食注意及家庭护理。随访至今无复发。

